Skip to main content

现场管理制度

1.总则

  • 目的:阐明建立规章制度是为了保障训练场数据采集工作的安全、高效、合规,确保数据质量,保护人员、设备及数据资产。
  • 适用范围:明确适用于所有进入训练场的人员(管理员/采集员/标注员/访客等)及所有在训练场内进行的活动。
  • 基本原则:强调安全第一、质量为本、规范操作、责任明确、数据保密、爱护设备、环境整洁等。

2.分角色制度要求

管理员制度

  • 核心职责

▫️ 1.训练场的整体安全、秩序、环境卫生管理。
▫️ 2.训练场规章制度的宣贯、执行与监督。
▫️ 3.人员(采集员、标注员、维修员)的准入授权、培训组织与考核。
▫️ 4.每天上午汇总统计现场到岗人员,采集员、标注员、维修人员,包括新来的人员信息。
▫️ 5.新人岗前培训,由管理员亲自督导,如何正确使用VR、摇操、调试机器人等工作内容。
▫️ 6.设备(机器人、工具)的日常管理、故障协调处理。
▫️ 7.数据采集计划的审核、分配与进度跟踪。
▫️ 8.突发应急事件的第一响应与协调处理。
▫️ 9.下班前检查数采人员对机器人设备及电池是否拆卸存放,有无遗漏,若有发现问题,直接通报处理。

  • 操作规范

▫️ 1.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,以身作则。
▫️ 2.定期进行安全巡查和设备检查。
▫️ 3.妥善保管管理员权限(系统、数据)。
▫️ 4.及时响应处理各类问题和请求。

采集员制度

  • 核心职责

▫️ 1.严格遵守通用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,对自身及他人安全负责。
▫️ 2.严格按照批准的采集数量和操作规范执行数据采集任务。
▫️ 3.负责所操作机器人、工具及相关设备的正确使用、日常检查、基础维护(如清洁、电池更换)和状态报告。
▫️ 4.完整、准确、实时地记录采集数据信息。
▫️ 5.确保采集数据的完整性和初步质量(如无明显丢帧、画面模糊、数据采集不完整、视频卡顿)。
▫️ 6.报告采集过程中的任何异常、问题或安全隐患。
▫️ 7.保持工作区域整洁,爱护设备(机器人、VR设备、摇操设备、电脑等)。
▫️ 8.严格遵守数据保密规定。
▫️ 9.下班前对机器人、VR设备、H12遥控器、电脑等设备拍照打卡。
▫️ 10.下班前,对所有机器人电池必须拆卸出来,单独存放。

  • 操作规范

▫️ 1.采集前:确认任务单、检查设备状态及工具是否齐全(机器人状态、VR设备、摇操设备、各场景所需物料信息、电池电量、存储空间),正确佩戴VR设备。
▫️ 2.采集中:专注操作,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和数据,及时记录关键信息或变化,严格遵守安全距离和操作流程。
▫️ 3.采集后:查看数据自检状态,上传状态,结束采集后,关闭设备(机器人、VR设备、摇操设备、电脑等),进行设备、场景物料归位,报告任务完成情况。

标注员制度

  • 核心职责

▫️ 1.遵守进入训练场或标注工作区的通用安全规定。
▫️ 2.对标注数据的质量负责,严格遵守标注操作指南,确保标注的准确性、一致性和完整性。
▫️ 3.熟练使用指定的标注、拉框工具。
▫️ 4.按时按质完成分配的标注、拉框任务。
▫️ 5.严格遵守数据保密规定,不泄露标注内容。
▫️ 6.爱护标注设备(电脑、显示器等)。
▫️ 7.下班前对机器人、VR设备、H12遥控器、电脑等设备拍照打卡。

  • 操作规范

▫️ 1.标注前:仔细阅读并理解本次任务的标注内容,熟悉标注工具。
▫️ 2.标注中:专注工作,严格按照任务步骤执行操作,保证标注、拉框精度和效率;遇到疑问及时记录并询问管理员。
▫️ 3.标注后:标注结束后,关闭设备(电脑、显示器等),记录工作量及遇到的问题,报告任务完成情况。

审核员制度

  • 核心职责

▫️ 1.遵守进入训练场通用安全规定。
▫️ 2.验证原始数据完整性(无丢帧、断流)。
▫️ 3.对照标注规范检查标注数据(如标错/多标问题)。
▫️ 4.检查拉框数据(拉错/多拉)。
▫️ 5.按时按质完成分配的标注、拉框任务。
▫️ 6.严格遵守数据保密规定,不泄露标注内容。
▫️ 7.爱护标注设备(电脑、显示器等)。
▫️ 8.下班前对机器人、VR设备、H12遥控器、电脑等设备拍照打卡。

  • 操作规范

▫️ 1.审核前:获取最新版本采集/标注/拉框规范文档(含修订记录);确认本次审核内容;按数据优先级制定审核计划。
▫️ 2.审核中:专注工作,严格按照任务步骤执行操作,保证审核效率,遇到疑问及时记录并询问管理员。
▫️ 3.审核后:审核结束后,关闭设备(电脑、显示器等),记录工作量及遇到的问题,报告任务完成情况。

维修员制度

  • 核心职责

▫️ 1.遵守进入训练场或维修工作区的通用安全规定。
▫️ 2.故障诊断与修复,快速响应设备报修,精准定位故障(硬件/软件),完成维修或更换备件。
▫️ 3.设备健康档案,为每台设备建立维修记录(故障现象、处理方式、更换部件、维修时间)。
▫️ 4.安全改造,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提出改进方案(如升级新的零件部位、网络适配改进方案等)。
▫️ 5.对重大维修故障,要及时上报管理员处,并协同推进维修进展。
▫️ 6.对维修物料进行妥善保管,物料不充足时,及时上报所缺物料信息,并列出所需物料采购数量。
▫️ 7.遇到参观人员拍照时,维修机器人时,维修员需注意防范参观者拍摄机器人内部结构。

  • 操作规范

▫️ 1.维修前:与操作员沟通清晰描述故障现象,精准定位故障,完成维修或更换零件。
▫️ 2.维修中:按设备手册拆装,使用指定工具拆卸(避免暴力操作导致二次损坏)。
▫️ 3.维修后:测试维修部件是否正常使用,清理维修废弃物(如拆卸零件、螺丝、碎屑),更新维修记录(维修人、故障现象、处理方式、更换部件、维修时间),更新设备健康档案。